2月20日 歷史上的今天
1872年:位於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中央公園旁,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整個博物館被劃分為十九個館部。在眾多永久藝術收藏品中,包括許多出眾的古典藝術品、古埃及藝術品、幾乎所有歐洲大師的油畫及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和現代藝術作品。博物館還收藏有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藝術品。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的大總匯。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一群美國公民於1870年發起構建。當時的發起人包括了商人、理財家、卓越的藝術家與思想家。他們期望博物館能夠給予美國公民有關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熏陶。到現在大都會博物館是當初大小的二十倍。
1877年: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後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在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俄國鐵路大亨富孀通信。後來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而終止時,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1915年:巴拿馬運河開通。
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總長82公里,該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美國有在中美洲建造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運河的計畫,是因為船隻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必須航行到南美洲最南端繞行合恩角。當時有三種選擇方案,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和巴拿馬,後來巴拿馬成為首選方案。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萬4千8百公里。運河的主權於1999年交還巴拿馬,由於運河無法通過巨型油輪和現在的大型航空母艦,美國正在計畫在中美洲其它地方開鑿新的運河。